這個星期,天氣寒冷得很,火煱店生意當然十分之好,始終冰凍的日子,都總想暖胃一番。
剛好經過西九龍中心買點東西,雖然已經穿了厚厚衣服,還是感到非常寒冷。幸好,上電梯轉個彎,就見到小賣店「原之味」。
寒冷天氣下,蒸氣從燒賣和魚旦煲徐徐升上來,看上去已經有溫暖的感覺。
買了一串燒賣,食完,暖一暖,可以起行Shopping! 冬天,一串串熱騰騰的小吃,是禦寒恩物。
談到丹麥的美食,不得不談開放式三文治(Smørrebrød)。售賣開放式三文治的地方多不勝數,上班上學的朋友,都愛一起吃三文治,簡單容易。
一般開放式三明治是在麵包塗上牛油,上面再搭配肉、魚、調味料及醬料。我去了一間餐廳點菜,更多選擇,最終選定有蝦有魚的那款,下面是黑麥包,配上咖啡,味道特好。
除了較平民化的食物之外,丹麥都有很多出名的餐廰,其中最出名的首選NOMA。NOMA連續幾年奪得《餐廳》雜誌全球最佳餐廳的殊榮,不提早一年半載預約,都不會吃得到。由於訂不到位,於是改為試試由曾經在Noma工作的廚師所開的Restaurant Radio,品嚐美食。
早一星期訂位,已經滿座到只剩平日,而且是頭圍五時半才有位坐。選了五味菜的餐單,有椰菜、南瓜、磨菇主打的菜式,意大利飯和脆肉都可口非常。
店子用的都是有機材料,飯後甜品更點綴了整餐飯,完全是一生總要豪一次的美味體驗。
哥本哈根有很多美味的食物,餐廳固然有很多,但是價廉物美旳小食也不少。
朋友推介一定要試Copenhagen Street Food,我就踏了半小時單車過去。由於是周末,不少食客已坐在河畔,邊嘆食物、邊嘆太陽。
入到室內,見到泊了多架食物車,也搭了不同的食物屋,而每一架都有不同的主題,以地方劃分,如中國菜、意粉屋、韓國燒肉車、巴西燒烤車、漢堡車、海鮮車等,很有趣的主題設計。
我點了魚堡,然然坐上了一個以貨櫃箱搭成的高台,望者河畔大口大口的吃,絕對是一大享受。
坐了一個下午,意猶未盡,encore 再吃,來到海鮮車前。
選好了魚,大廚預備好後,配上麵包上碟,非常美味。
由於感覺良好,很想逗留多一會。坐了一小時,又忍不住點了炸魷魚,薯條和啤酒,索性坐在河畔,直到黃昏。
早就聽說丹麥是單車之城,聞名不如見面,看到丹麥人如何對待騎單車的人,就會明白為何那麼多人會選擇以單車代步。
一個城市要發展成為單車之城,必須有良好的道路規劃,在哥本哈根,差不多每條大街都會劃分成行人道、單車路和馬路,因此一般市民以單車代步,上班上學都不用怕危險。
駛得慢的會靠邊踏、晚上會亮燈、行人不會隨便在單車路上行,轉左轉右,都會以手勢向後示意,一切都很有條理。我也租了一部單車四處走走,看更多的風景。
丹麥有很多博物館,如丹麥藝術與設計博物館就很值得一看,按年份珍藏的展品讓遊客見證了丹麥的設計,經歷了幾多不同的變化。
我最喜歡其中一個座椅的展館,原來連椅都可以玩出這樣多的變化。我去的當日是星期三,晚上才休館,讓我可以看得更加細緻。
至於丹麥國家博物館,更是認識丹麥的必到之地,由石器時代、维京時代、中世纪、文藝復興到近代的展品,都看到丹麥對世界文化的影響,是必到之地。